融易财经
adtop

南财快评:一季度社融显著回升,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暖

时间:2023-04-12 15:34  来源:证券之星  编辑:竹隐   阅读量:16839   

据央行数据显示,3月份,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.38万亿元,比上年同期多增7079亿元,比上月环比多增22240亿元。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与环比均实现大幅多增,表明全社会实体经济融资意愿与融资需求企稳回升。由于金融数据属于先行指标,金融活动较实体经济具有先行性,3月金融数据向好,对二季度经济走势起到一定程度的预判与代表作用。

从结构方面来看,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.95万亿元,人民币贷款增加3.89万亿元,同比多增7497亿元,前值为1.81万亿元,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七成以上;非标融资增加1919亿元,同比多增806亿元,其中委托贷款同比多增68亿元、信托贷款同比少增214亿元、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多增524亿元;企业债券增加3350亿元,同比少增27亿元;政府债券增加6022亿元,同比少增1030亿元;股票融资新增614亿元,同比少增344亿元。3月当月人民币贷款大幅多增是导致社融向好的主要原因,这主要与商业银行大幅信贷投放,做好一季度信贷“开门红”有关。

至一季度末,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4.53万亿元,比上年同期多增2.47万亿元。去年同期受到疫情冲击,实体经济生产扩张与融资需求受到压制,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社融增量。今年一季度经济实现复苏,整体社融增量开始回升。从结构方面来看,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.7万亿元,同比多增2.36万亿元,占比达73.6%,同比高4.5个百分点。

值得关注的是,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9442亿元,相对于去年同期少增758 亿元,而短期贷款却同比大幅多增5710亿元。居民部门贷款结构相对于去年发生了变动,短期贷款多增而中长期贷款少增,这与去年末开始的房贷提前还贷有关。而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为6.68万亿元,同比多增2.73万亿元,表明今年一季度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扩张程度超过去年同期。

非标融资三项整体占比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,其中委托贷款占比0.5%,同比高0.1个百分点;信托贷款占比-0.03%,同比高1.4个百分点;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占比3.2%,同比高2.5个百分点。不过在资管新规出台之后,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加速净值化转型,表外回表趋势明显,非标融资占比整体较低。

同时,企业债券净融资8480亿元,同比少增4718亿元,占比5.8%,同比低5.1个百分点。去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,对企业发债形成一定制约。不过3月央行降准落地,经济有所回升,企业后续债券融资预计将有所回升。今年财政政策靠前发力导向明显,地方债前置发行,政府债券净融资1.83万亿元,同比多增2470亿元,对基建投资形成有力支撑。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149亿元,同比少833亿元,占比1.5%,同比低1个百分点。总体来看,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仍以人民币贷款为主,政府债券融资次之,股权融资占比依旧处于低位。

从货币供应量来看,央行数据显示,3月末,广义货币余额281.46万亿元,同比增长12.7%,增速比上月末低0.2个百分点,比上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。而同期M1仅同比增长5.1%。M1以单位活期存款为主,M2则包含了更广义的货币,其中包括定期存款。M2-M1剪刀差的扩大,表明社会经济整体存在存款定期化的趋势。这主要由多方面因素造成:一是由于企业对未来经济走势预期不明,账面活期资金减少;二是由于居民为应对未来不确定性,进行金融资源的跨期调配,减少当期消费,提升边际储蓄倾向;三是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以及去年末以来波动加大,导致理财赎回转化为存款。

整体来看,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优于同期,且人民币贷款同比大幅多增,显示出经济具有向好态势。在3月降准落地之后,4月MLF到期额为1500亿元,预计央行或将进行等量或者小幅增量续作。由于降准带来一定的总量效应,释放出较大规模的流动性,预计LPR调整的可能性并不大。一季度通胀数据显示出总需求不足仍是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,这对于利率会形成一定程度压制,后续稳增长政策仍需保持连贯性,促进宽信用局面加速形成,推动通胀回升。
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图文

 TUWEN